当前位置:首页  > 社务公开  > 领导讲话
王侠:坚定不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作者:王侠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日期:2017-06-21 11:56:28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综合改革,服务能力、发展活力、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三农”工作全局做出的决策部署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人多地少、农民众多、经营分散的基本国情农情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迫切需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迫切需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迫切需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在长期为农服务实践中,供销合作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熟悉农村,了解农民,但也存在着与农民利益关系不够紧密,综合服务实力不强,层级联系比较松散,行政化色彩比较浓,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等问题。这些问题,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加以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就是要在新时期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成为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担当起更大责任。

坚持为农、务农、姓农,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4年4月国务院批复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省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根本方向,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试点先行,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推动综合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推进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十分迫切。山东省供销社提出“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在全省建成1012处乡镇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或半托管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托管后,平均每亩节支增收200元以上,既提高了土地收成,又避免了“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很受各地欢迎。目前,山东省供销社土地托管面积210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5,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土地托管服务面积1亿亩。

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构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基层供销社薄弱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各地供销合作社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采取政策引导、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吸纳农民入股入社,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河北省依托供销合作社在11个地级市、147个县、1268个乡镇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民社员占到70%,初步实现了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

顺应“互联网+现代流通”新趋势,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水平。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提升了供销合作社流通现代化水平。总社组建“供销e家”全国电商平台,20多个省级供销社建立省级平台,聚焦农产品和农村电子商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网货下乡进村、农货上网进城”。去年,全系统电子商务和在线商品交易额达6000亿元,同时农资、棉花、再生资源等传统业务仍占全社会一半以上市场份额。

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农村综合合作,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浙江在省、市、县、乡4级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构建“三位一体”组织架构,把供销合作社的流通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生产优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优势,以及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技术优势等,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了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办成了以前各家无法单独办成的事。去年,首批开展“三位一体”试点的27个县,农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推动各层级供销合作社上下贯通,发挥系统整体优势。“联合社不联合”,是供销合作社的老问题。各地供销合作社运用市场机制,以企业为载体,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投资、连锁加盟、业务合作等形式,大力推进跨层级纵向整合。广东省供销社在农资、粮油、日用品等板块,组建省级龙头骨干企业,与20多个市、县供销社实现产权和业务对接,初步建起全省供销“一张网”。中国供销集团运用股权方式,在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等领域,与各地共同投资250多个大中型项目,打破了层级分割,整合了系统资源,形成了为农服务整体合力。

经过3年的改革,全系统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一是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服务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覆盖65%的行政村,为建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搭建了框架。二是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供销社数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质量明显提高,县及县以下的销售占全系统的比重提升到72.2%,初步扭转了基层长期薄弱的局面。三是综合实力较快提升,2016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78万亿元,利润407.7亿元,比改革前的2013年分别增长49%和31%。今年一季度,全系统销售总额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0%。四是社会形象得到改善,供销合作社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干部职工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信,农民群众感到“供销社又回来了”。

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对供销合作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指示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

狠抓基层基础,建立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的组织体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培育农业服务组织。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既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要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完善利益共享机制,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总结推广浙江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经验做法,加快打造合作经济升级版和为农服务大平台。到2020年,基层供销社力争覆盖全国95%以上的乡镇,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力争覆盖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

提升服务层次,打造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的综合平台。供销合作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要围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土地托管服务推广力度,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加、销全过程服务。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开展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社会化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农业生产服务需求。准确把握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的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产业类别和经营主体众多的优势,积极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推进自身改革,形成市场运作更有效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供销合作社创新治理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要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进一步厘清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经济发展三方面职能边界,完善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联合社机关要落实好为农服务职责,社有企业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农资、棉花、粮油等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供销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各层级供销合作社之间的上下贯通,通过产权和业务合作等方式,形成全国一盘棋,增强整体为农服务实力。

(作者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责任编辑:高徽)

相关附件